close

工商時報【張志榮╱台北、拉斯維加斯連線報導】

前外資券商分析師楊應超昨(8)日指出,「智慧家庭」、「智慧汽車」、「中國科技大廠崛起」是今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(CES)3大主軸,且讓他擔憂的是,台灣科技廠商遭邊緣化情況非常明顯,若不痛定思痛、擴大加碼投資研發,終將嘗到遭「溫水煮青蛙」的苦果,以下是他接受本報專訪紀要:

問:參觀完今年CES展後,你有什麼觀察心得?

答:今年是CES第50周年、也是我連續第19年來看展,但老實說,今年CES內容讓我蠻失望的,幾乎沒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創新產品、大多是延續去年的idea,整體而言,今年CES主軸可分為下列3項:

一、智慧家庭:智慧家庭並不是新的概念,與過去幾年較為不同的是,已由以往的「手指輸入」進步為「語音操作」,再結合物聯網功能,目前亞馬遜的語音助理「Alexa」算是較大焦點。

二、智慧車:算是今年CES展最大賣點,攤位比例已由先前的1/3拉高到將近一大樓管道間煙味消除廁所異味半,可見市場規模之大與重要性,這也是外界解讀CES當中的C,已由最早的Computer→Comminacation→Car的原因。

三、中國廠商崛起:今年參展的中國科技廠商比去年又多了許多,幾乎占據CES展的重要攤位,由於CES被視為打入美國市場的重要敲門磚,中國廠商參展規模擴大,顯然對於打下美國市場已勢在必行。

問:台灣廠商今年參展狀況為何?

答:我覺得很可惜的是,中浴室除臭國科技大廠崛起,被邊緣化的卻是台灣科技廠商,今年在CES展上幾乎沒有能見度可言,我還記得2001年當年,遠赴CES展參展的明基包下一半計程車的廣告看板,儘管明基併購西門子最後是失敗的,但那時敢投資、敢衝的企業性格,現在幾乎很難在台灣廠商身上看到。

我以華為作為例子,除有中國市場與政府資源作為後盾外,目前營運策略開始走三星路線,通吃產業供應鏈上下游,未來極有可能超越三星、與蘋果平起平坐;反觀台灣,礙於內鬥、資源耗盡,連企業都不敢放膽投資,「不敢冒險其實才是台灣科技業最大風險」,只能眼睜睜看著與中國競爭對手的差距拉大,接受「溫水煮青蛙」的無奈結果。

6BF4512E160B5A0E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jj678d1v0 的頭像
    sjj678d1v0

    就是那個叫什麼

    sjj678d1v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